伟德·bevictor(中国大陆)官方网站-健康生活引领者

稻渔综合种养带来鱼米双丰产业兴-韦德官方网站
公司新闻 分类
稻渔综合种养带来鱼米双丰产业兴发布日期:2025-07-31 浏览次数:

  大暑节气,骄阳似火。河南省罗山县庙仙乡熊林村林道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000亩稻渔综合种植示范区,网格状稻田绿意盎然,稻秧随风起伏,白鹭在其间翩韦德国际最新官网跹,第一茬小龙虾早早销售一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不仅让当地农民体验到“一田三收”的喜悦,还为当地培育出种养能手和品牌稻米,真真实实转化为带动共富的新动能。

  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在大江南北快速推广,2024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4600万亩,水产品产量超440万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正加快由“规模扩张”转向“质效并重”转变,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早稻花时鱼正长,烹鲜最好辣番椒。”清代青田诗人徐容丛的《咏田鱼》是稻鱼共生农业生态景观的真实写照。浙江省东南部的青田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当地农民犁田、插秧、投放鱼苗,在水田里种稻,在稻穗下养鱼,完整沿袭“稻鱼共生”这一独特而传统的农耕方式。

  稻渔综合种养将我国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组织形式有机结合。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稻渔产业发展,连续出台《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等政策文件,指导各地稳步推进、科学韦德国际最新官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今年7月下旬,《农业农村部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印发,通过规范提升、转型升级等10项工作,进一步指导各级农业农村(渔业)部门持续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24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605.32万亩,同比增加114.98万亩,增长2.56%。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稻谷2300万吨,水产品产量443.36万吨,同比增加26.71万吨,增长6.41%;占全国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的12.55%,同比提高0.35%。

  现如今,稻渔综合种养以其“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共赢、生态友好”的突出优势,不仅成为践行大食物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产品稳定供给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广泛,水产种质资源丰富,各地因地制宜将鱼虾蟹各类养殖对象引入稻田,结合原有耕作制度,形成了稻小龙虾、稻鱼、稻蟹、稻鳅、稻鳖、稻螺、稻蛙等种类多样、各具特色的种养模式。

  稻小龙虾模式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模式。2024年全国稻小龙虾模式应用面积约260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56.46%,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西、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面积约2300万亩,占全国稻小龙虾模式应用面积的88%。

  稻小龙虾以“一稻两虾”共作模式为主,通过环沟改造构建稻虾立体空间,实现“一季稻、两季虾”周年循环。近年来,稻小龙虾模式在各地实践中又有创新发展,在实现由繁养一体模式向繁养分离模式转变的同时,还创新由稻小龙虾向“稻小龙虾+”模式转变。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由宽沟模式向平养模式转变。这种模式不挖沟坑,不影响水稻种植面积,有助于促进水稻稳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稻鱼模式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二大模式,主要是稻田养殖鲤鱼、鲫鱼和土著鱼类。2024年全国稻鱼模式应用面积近140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30%。传统稻鱼模式主要是稻田混养耐低氧的鲤鲫鱼,生产依赖自然生态循环,养殖技术相对粗放。而现代稻鱼模式通过实施田间工程,融合现代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品产量效益大幅提升。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三大模式当数稻蟹模式,2024年全国应用面积近30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6.51%。此外,稻鳖、稻蛙、稻螺等模式在湖北、安徽、江西等地规模近20万亩,湖南、江西等地稻蛙模式有较大分布,广西、江西等地稻螺模式10万亩,效益也相当可观。

  近年来,各地在巩固种养生产优势基础上,突破传统种养边界,推动稻渔综合种养向加工、流通、消费环节深度延伸,通过加工升级、冷链物流与电商融合、品牌化与高端市场渗透,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环节增值。

  湖北省依托稻小龙虾种养,大力发展小龙虾加工业,全省小龙虾初加工产值近280亿元,精深加工产值近150亿元。安徽省培育稻渔综合种养特色乡镇10多个、特色村60多个,种养大户1万多户,专业合作社3000多家。四川省宜宾市与机场空港物流公司签订协议,当地早虾获近10项价格优惠和服务优先的航空物流运输权益。湖南省岳阳市创新“云养虾”认养模式,小龙虾线上销量快速增长,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

  与此同时,各地不断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稻渔综合种养多种功能,加快推进分散经营小农户通过加入合作社或签订订单协议实现标准化生产,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

  河南省潢川县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种养+加工+科技+营销+服务”全产业链开发模式,带动潢川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32.8万亩,甲鱼养殖户600余户,专业养殖公司及合作社40余家,甲鱼熟食加工年产值高达20亿元。浙江省青田县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统一品种、管理、服务、销售、品牌”的“五统一”模式发展稻鱼产业,打造共富产业。浙江全省打造鱼米品牌近200个、水产品品牌100多个,鱼米在2024浙江好稻米推荐活动中获金银奖7个。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发展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旅游,举办“和美乡村”村钓比赛、丰收节、蟹王蟹后争霸赛等活动,打造网红景点,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收入超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