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bevictor(中国大陆)官方网站-健康生活引领者

宁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绘绿色画卷-韦德官方网站
食品安全 分类
宁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绘绿色画卷发布日期:2025-08-14 浏览次数:

  初秋的贺兰山东麓,清风拂过,草木葱茏——曾经沟壑纵横、裸岩外露的矿坑,如今已被绿色覆盖。

  8月12日一早,银川市西夏区同阳新村党支部书记铁克勤站在村口,眺望轮廓清晰的贺兰山,深深吸了几口气。前些年,村子还常被煤尘笼罩。如今,这样通透的晴天,对他来说已是寻常景致。

  “我们追求的不是冷冰冰的指标,而是群众窗台上的阳光、饭碗里的安全、散步时的清风。”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一以贯之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中央污韦德国际入口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结果,宁夏再度跻身优秀行列,创下“三连优”的亮眼成绩。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一个西北省份奋力破解“先天生态脆弱”与“后天发展压力”双重难题的不懈历程。

  水生态的治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前些年的罗家河,简直是周边群众的‘心头堵’。”青铜峡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严涛回忆起来,仍不住摇头,“河西岸,养殖场污水、沿岸居民生活污水肆意排放,排污口一度多达40个,严重影响沿河群众的生活环境。”

  作为黄河左岸一级支流,罗家河是青铜峡市主要的入黄主干排水沟之一,其生态状况至关重要。它不仅要为4个镇、12个行政村的8.1万亩农田承担排涝任务,还承接2座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治理好这条河,对区域生态改善意义重大,成了严涛和同事们全力攻克的难题。

  3年来,宁夏以自我革新的魄力推进污染防治,将四大标志性战役细化为上百项具体任务。向罗家河这样的“毛细血管”精准发力:修人工湿地、疏河道、治岸坡、落实河长制……持续攻坚下,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8年以Ⅱ类水质出境,地表水优良比例稳定在95%。

  一系列数据直观见证了宁夏生态的蜕变: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10年超80%,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30.6微克/立方米;劣V类水体、河湖“四乱”问题和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宁夏还建立起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在全国第一批公开省级“三线个工业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覆盖。在固原市,曾因过度放牧而退化的草原,如今生态质量指数(EQI)实现近3年首次增长,红外相机还捕捉到豹猫、赤狐等“稀客”的身影。

  2023年、2024年春季,宁夏相继遭遇20多次沙尘天气,PM_10浓度一度突破500微克/立方米。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应急指挥调度屏幕上的数据实时更新,多个督查组直奔建筑工地、煤场;各地县区、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纷纷行动起来,联动实施精细化管控……正是凭借这般全力以赴,让两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仍稳定在80%及以上。

  大气治理从单点治理向综合防控转变,防治范围拓展至涵盖工业、燃煤、移动源、面源等多领域污染治理及区域联防联控;水污染防治从整治干流支流,升级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全流域保护修复;土壤治理从基础防控迈向深入治理。

  生态监管从单纯的监管保护迈向系统修复;绿色发展从引导迈向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通过降污减排,为重大项目建设腾出环境容量,以市场手段推动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绿色转型发展中收获了红利。“这些年,企业逐年逐工段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还借助新能源技术装备,实现工业固废的循环利用,构建起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生态。”宁夏建龙特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自去年8月起,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跨越,90%的用电量来自内部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电费从每年4000万元锐减至1000万元。“绿色低碳不仅革新了生产方式,更拓宽了企业发展道路。”

  制度护航,绿色发展。宁夏牢记嘱托,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引领,立足“一河三山”生态坐标、“一带三区”总体布局,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出台生态文明建设“1+4”系列文件,修订颁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制定火电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等地方标准,搭建起保护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的“四梁八柱”,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宁夏实践。

  泾源县新民乡,农民马丽丽站在家门口就能望见郁郁葱葱的燕家山。她在山上的赤松茸种植基地务工,“我的工资按天结算,每月能为家里稳定增收2700多元。”马丽丽笑着说。

  如今充满生机的燕家山,往昔却是另一番模样。由于长期遭受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侵袭,加上此前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燕家山一度伤痕累累。2022年3月,燕家山生态修复项目启动,这是宁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有效尝试。历经3年攻坚,这里不仅生态好转,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成为宁夏生态修复治理的典型案例。

  生态修复的成效不只于自然生态的恢复,还延伸至产业发展的赋能。宁夏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巧妙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绿色通行证”。

  8月,几场雨过后,银川市西夏区的张骞郡葡萄酒产业生态修复示范区,雨洪调蓄池清波盈盈,草木葱茏间,两处废弃矿坑借贺兰山“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重焕生机。这一蜕变的背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作为重点管控单元,葡萄酒产业生态修复示范区的建设中,我们将分区管控成果与产业准入清单深度衔接,生态环境部门联动区内外评估力量,立足生态修复与葡萄酒产业融合视角,系统论证产业生态价值,通过差异化环境准入机制,为项目落地明确路径,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东辉说。

  生态价值的有效转换,还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等政策红利。2024年,宁夏富杨食品有限公司购置了5.187吨二氧化硫、2.004吨氮氧化物和1.349吨氨氮排污权指标,这些指标全部用于公司乳粉及乳制品加工项目和技改项目,在合规框架内扩产增效。截至目前,宁夏累计完成排污权交易829笔、总金额6651万元,企业实现抵押贷款31笔、授信金额5.7亿元;38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累计成交量3088.38万吨、金额21.8亿元。

  站在新起点,宁夏环保人又立下新目标:不仅要巩固“三连优”成果,更要让生态美成为百姓幸福指数的“加分项”。(记者 李 锦 张 涛 实习生 王雨霏)

宁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绘绿色画卷(图1)

  人民网银川8月13日电 (周航)近年来,宁夏吴忠市将培育打造特色劳务品牌作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一县一品牌”的发展目标,依托政府引导、产教融合的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品牌化推广、产业化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培育出吴忠厨师、同心汤碗制作师等10个特色劳务品牌。 据悉,吴忠市人社系统围绕餐饮业发展,通过培训、培育、名师带高徒等形式,打造“吴忠厨师”劳务品牌,依托早茶美食文化,引导组织餐饮从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六类人群”参与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并于2022年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师带徒”提升技能、选拔人才,组织1.6万余人参加技能培训,其中1.12万人进入宁夏特色餐饮机构就业,带动10余万人在宁夏餐饮业就业,务工收入超10亿元,培养出443名高技能“吴忠厨师”。…

  人民网银川8月12日电 (记者梁宏鑫)8月12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举办手术机器人科普开放日活动,并为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规范化培训基地和手术机器人国际培训中心揭牌,活动设置科普讲座、健康义诊、手术机器人“试驾”等多个环节。 现场展出的手术机器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